城市路邊停車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日益增長的機動車數量與城市停車場/位建設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缺少必要的信息共享機制,繁華區域停車場車位供不應求,周邊一些停車場卻使用效率低下,駕車人獲取泊位信息的渠道不通暢,導致停車資源緊張的狀況在局部區域凸顯,進而引發的亂停車的現象屢見不鮮。為此,政府相繼出臺各項扶持政策,期望通過“盤活存量”、“引進增量”兩個主旨解決停車問題,尋求互聯互通及智能化的平臺和技術手段,最大限度的解決城市停車資源的信息共享問題、間接提高停車場/位的使用率和周轉率,促進解決城市交通難題。
城市智慧停車綜合管理平臺(以下簡稱“平臺”)旨在滿足行業決策者、管理者不斷提高的管理需求以及公眾出行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進一步加快推進停車、誘導等業務的智能化進程,加大對城市停車數據的采集、挖掘和利用,并融合共享跨系統、跨部門的數據資源,實現城管停車管理的信息化布局,對城市交通的精細化管理和對出行公眾全面、周到的停車服務。
平臺采用統一的指導性規范文件,在設備層做到規范統一,利用統一數據中心網關,實現設備的統一直接接入。新建系統須遵循統一的指導性規范文件,最終達到統一標準接入、統一管理的目的,達到城市智能交通“數據資源集中共享、信息標準統一規范、網絡互聯互通、業務系統集成優化”的要求。
平臺總體架構分為支撐層、管理層、應用層、用戶層:
n 支撐層:通過硬件(包括云計算服務器、感知設備等)、網絡及數據交換體系的建設,為城市停車管理平臺及路內停車、路外停車業務提供應用能力與數據能力支撐。
n 管理層:建設城市停車管理平臺,實現城市停車資源一體化管理。
n 應用層:提供路內停車、路外停車(包括封閉停車場、共享車位)的業務服務能力。
n 用戶層:通過官網、移動客戶端、誘導屏建設,對公車出行服務提供豐富的應用途徑與方法。
平臺總體架構圖:
城市停車管理云平臺運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處理等先進信息技術為手段,綜合路內、路外停車管理,拓展與第三方系統信息共享,提供多渠道支付方式,面各類停車場實現跨區域、多層級的集中監控和管理。為政府主管單位、運營企業提供遠程監控與督導、決策支持、統計分析、數據展現等服務。同時為公眾出行提供停車即時信息與多渠道支付。旨在解決城市停車亂象、停車難等問題,對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有力幫助,方便市民出行,使城市人居環境更優越美好。
平臺路內停車解決方案采用地磁車位檢測技術,在路內每個車位下方安裝1個檢測器,檢測器準確感知車位占用狀態,并將車位信息通過無線傳輸發送至數據中心進行儲存和處理。車主停車后,車位檢測器檢測到車載標簽,系統開始計費。開車離開車位,系統自動感應,停止計費,并從車載標簽綁定的賬戶扣取停車費。若車位檢測器沒有檢測到車載標簽則通過手持收費終端提醒現場停車收費員,拍照登記停車,車主可現場以現金、IC卡、市民卡等多種方式向停車收費員繳納停車費。
路內停車業務邏輯:
平臺路外停車管理常見應用于醫院、商場、寫字樓以及政府共停車場等,分為露天和非露天兩種類型。封閉式停車場庫停車管理系統一般具有若干個出入口、道閘、車牌識別單元和崗亭終端機等硬件組成,并使用一套停車收費管理平臺用作信息整合中心、停車收費業務管理、誘導/反向尋車后臺數據支持等。
出入口控制系統由前端子系統、傳輸子系統、后端子系統組成,實現對車輛的24小時全天候監控覆蓋,記錄所有通行車輛,自動抓拍、記錄、傳輸和處理,同時系統還能完成車牌、車主信息管理、收費、對賬等功能。
平臺停車誘導系統是在城市交通主干道入口、次級干道、停車場附近以及停車場內部設置一二三級誘導屏,其中一二三級城市誘導屏由城市智慧停車管理平臺直接管理。通過誘導屏發布的泊位數據引導駕車者在行駛過程中規劃的選擇停車點,做好熱點區域停放車輛飽和時的“溢出”疏導,擴大熱點區域的有效停場車半徑,充分利用周邊資源較為充分的停車場。
通過四級誘導屏和泊位狀態顯示設備(車位相機、超聲波探測器)提示空泊位所在處,引導車主在最短時間內尋找空余泊位,緩解停車場內徘徊車輛造成的擁堵,提高車輛停入和駛出效率,提高周轉率。
平臺數據交換系統應用于系統內部各子系統及與外部系統數據交換、數據交換系統建設符合停車場建設技術標準要求。數據通訊過程為保障系統安全性與有效性,對報文數據進行加密與校驗。接口數據包括停車場基礎數據、車位實時狀態、費率、車位預定、定單數據等。
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實現停車管理平臺各子系統信息資源的統一選擇性匯聚,并進行數據處理和加工,建立各類數據的交換與共享通道,形成統一的信息數據共享庫,從而最終在平臺內實現數據的抽取、預處理、發布、共享功能,包含數據推送、訂閱、直接交換、匯聚、整合等。對接的平臺包括以下幾類:
n 與交警相關系統對接,實現監控數據共享、車位占用數據共享、車輛識別數據共享、交通流量數據共享;
n 與數字城管系統對接,實現監控數據共享、車位占用數據共享;
n 與智慧旅游系統對接,實現監控數據共享、車位占用數據共享;
n 與建設局信息共享,
n 與規劃局信息共享;
n 與交通局信息共享;
n 與市場卡公司信息共享。